66云链发布“液体货物资产管理AI——小六子”:重构动产监管,守住贷后风控
在全球液体大宗商品贸易中,几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长期困扰着金融机构与货主企业:“货是谁的?在哪里?从哪儿来?有没有?有多少?” 。
由于液体货物的同质化与可混储特性,行业普遍存在物权不清、贸易风控弱、融资难落地的问题。这导致贸易双方通常依赖熟人交易,金融机构也难以开展基于“物的信用”的动产融资。尤其在贷后风控阶段,货物监管仍依靠人工,反应滞后,隐患频发。
66云链,作为中国中化集团旗下专注于提供能源化工数字供应链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式推出国内首个液体货物资产管理AI系统——“小六子”, 这不仅是对动产监管技术的一次突破,更是一种面向金融系统重构信任机制的尝试。
“小六子”亦是66云链参与的国家“十四五”重点专项课题——《产业数字资产金融创新的穿透式监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的核心成果,专注破解液体货物在质押、监管、履约等环节的“不可视、不可控”难题。
一套AI系统,打通“钱-货-权”
解决动产质押风控难点
“小六子”通过传感器+算法+合同逻辑,实时监控货物的物权、位置、数量与货值,打通“钱-货-权”的全流程数据链。
它的核心,是66云链获得发明专利的技术——将“种类物”标注为“特定物”——即通过数字标识为每一批货赋予“数字身份证”,就像房产证一样可查、可证。即使在混储场景下,也能明确清晰标定“谁的货、在哪个罐、多少量、值多少钱”,实现货物可识别、可确权、可追溯。
核心亮点包括:
● 自动识别异常:实时监控液位、进出罐、罐容变化,主动识别异常状态
● 按合同提醒相关方履约:内置合同逻辑,异常即自动发起履约协同;
● 闭环风控机制:企业补货完成后,系统自动验证并解除预警;
● 智能交互呈现:大屏展示+语义应答,像“AI员工”一样服务业务现场。
为金融机构与货主企业提供共赢价值
“小六子”是一个嵌入在资产监管链条中的AI智能体,为不同角色提供清晰价值:
1.对金融机构:
明确仓单指向货物的归属:大宗商品具有同质化特征,虽可集中存放,但质押时却难以区分物权归属。以某储罐5000吨液体为例,企业通过开立仓单锁定其中3000吨用于仓单质押,金融机构如何识别“质押的仓单所对应的是哪部分货物”?
66云链通过“特定物”数字化标注,结合液位监测、出入库与合同数据,清晰标记仓单指向货物的唯一范围,有效规避“货物指向不清、一货多押”的风控难题。
● 减少违约风险:“小六子”全天候监控货物状态,发现异常即自动预警,有效规避违约风险。
2. 对货主企业:
● 明确物权归属: 数字化标识帮助交易双方准确确认货物的物权、来源和去向,减少争议。
● 提高交易效率: 实时数据流转和数字化处理,加速交易验证,提升效率。
● 降低纠纷风险:跨越运输与仓储全过程的时间轴留痕机制,有效减少了后期法律纠纷,可在发生贸易争端时,提供关键证据支持。
案例:如何全自动处置“6吨异常”
在一笔运行中的动产浮动抵押业务中,抵押的液体化工品少了6.376吨。“小六子”整个响应流程如下:
储罐传感器识别异常,系统第一时间预警;
系统按合同条款,自动通知相关方履约;
企业完成补货后,系统验证液位恢复,预警解除。
整个动产监管流程无需人工介入,全面体现了“数据可信、责任清晰、响应及时”的金融风控价值。目前,“小六子”已在20+项目中落地,累计助力金融机构放款突破100亿元,至今:0出险、0不良。
结语:液体货物资产监管的智能时代已来
66云链以“小六子”为基础,正在构建一套覆盖货物全生命周期的动产数智化监管解决方案。这一系统不仅解决了“货是谁的、在哪里、有多少、值多少钱”的底层难题,也为金融机构和货主企业搭建起可验证、可回溯、可量化的风控体系。
在大宗商品贸易全面走向数字化的趋势下,未来的贸易风控不再依赖人控,而是靠系统控、靠智能体协同——“小六子”,正是这场变革的前锋。